中古时期的平阴(魏晋南北朝、隋唐)
发布时间: 2021-04-19 16:48
平阴,据《兖州府志》载:晋时属兖州部济北国;南宋时属兖州部济北郡;后魏时属济北郡;隋属兖州部济北郡(平阴、卢县并置);唐属河南道郓州东平郡。
魏晋南北朝以来,七步成诗的曹植,于太和三年(公元229)封东阿王。死后葬鱼山。谥“陈思王”。北齐皇建年间,曹植的十一代孙曹永洛奏请皇帝恩准,在鱼山“兴复灵庙”,“雕镂真容”。元、明时亦有修建。今已成著名名胜景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隋开皇十三年(593)所建的神道碑尤为珍贵。碑文书体杂用,篆隶八分,结构严谨,书体奇异。是名胜古迹中难得的珍贵石刻文物。
1989年发现的二洪顶摩崖刻经,其价值与泰山的金刚经相埒。由此可见当时(南北朝北齐)的佛教文化、书法艺术的繁荣与高超。
平阴县在隋唐时期的文物古迹有:洪范池镇驻地南的龙泉寺;1982年“大隋皇帝舍利宝塔石函”,在此出土。据《隋书》记载,该塔是隋文帝敕建的。这一批全国共有36座,这是其中之一,曰“龙泉寺”。其它古迹有关帝庙,书院天池山上的唐代佛教造像,南张庄的唐天宝八年龙虎舍利塔,东阿镇东山村的唐墓(传为唐代阴阳家李淳风之墓),玫瑰镇翠屏山上的多佛塔及宝峰寺的唐代佛龛造像,平阴镇龙桥村的唐代寺院遗址,孝直镇孝直村砖厂的李敢言将军父子墓,尤寨山上瓦岗寨英雄尤俊达占山为王时留下的七面隋代古井及其它古迹,安城乡安城村出土的唐代犁铧等。洪范池镇书院村的洪福寺,平阴玫城公园的福胜寺。
魏晋南北朝以来,七步成诗的曹植,于太和三年(公元229)封东阿王。死后葬鱼山。谥“陈思王”。北齐皇建年间,曹植的十一代孙曹永洛奏请皇帝恩准,在鱼山“兴复灵庙”,“雕镂真容”。元、明时亦有修建。今已成著名名胜景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隋开皇十三年(593)所建的神道碑尤为珍贵。碑文书体杂用,篆隶八分,结构严谨,书体奇异。是名胜古迹中难得的珍贵石刻文物。
1989年发现的二洪顶摩崖刻经,其价值与泰山的金刚经相埒。由此可见当时(南北朝北齐)的佛教文化、书法艺术的繁荣与高超。
平阴县在隋唐时期的文物古迹有:洪范池镇驻地南的龙泉寺;1982年“大隋皇帝舍利宝塔石函”,在此出土。据《隋书》记载,该塔是隋文帝敕建的。这一批全国共有36座,这是其中之一,曰“龙泉寺”。其它古迹有关帝庙,书院天池山上的唐代佛教造像,南张庄的唐天宝八年龙虎舍利塔,东阿镇东山村的唐墓(传为唐代阴阳家李淳风之墓),玫瑰镇翠屏山上的多佛塔及宝峰寺的唐代佛龛造像,平阴镇龙桥村的唐代寺院遗址,孝直镇孝直村砖厂的李敢言将军父子墓,尤寨山上瓦岗寨英雄尤俊达占山为王时留下的七面隋代古井及其它古迹,安城乡安城村出土的唐代犁铧等。洪范池镇书院村的洪福寺,平阴玫城公园的福胜寺。
上一条:平阴玫瑰花茶的历史起源
下一条:新石器时代的平阴